李明德教授在学院教职工大会暨第二届工会会员大会上的发言-j9九游

 李明德教授在学院教职工大会暨第二届工会会员大会上的发言-j9九游
欢迎访问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
李明德教授在学院教职工大会暨第二届工会会员大会上的发言
发表时间:2022-06-27    点击:

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近这段时间,我的身体一直不是太好,加上卸任之后,一直有意识地拒绝参与多种活动,期待着过一种平静的生活。但是马忠院长一再邀请我多参与学院的活动,一定要我今天讲几句话,推辞不掉,我就以学院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身份,说几句话,题目叫“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不妥之处请批评。

交大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和学院的创建,一直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三点:

一是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我们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院发展与社会服务紧紧捆绑在一起,牢固树立学科就是为社会需要而设置而存在而发展的理念,避免了闭门办学可能带来的“自娱自乐”“自我感觉良好”。我们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好消息总是接踵而至,总是激励人心鼓舞斗志。仅以2021年为例,在只有30几位老师的情况下,我们的科研到款突破了1千万,在学校文科学院人均应该是领先的;我们的老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线上线下)交流达100多人次,发出了我们的学术声音,扩大了学院的影响,结交了朋友,获得了宝贵的学术资源;我们的老师团队受委托负责了全国近20家宣传、广电、文旅等部门的“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制订。我们的老师在全国性、省级学术机构任常务理事以上人员有30多人次。这些,都是我们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生动例证。

二是与学校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定位紧密融合。如同学术研究一定要有问题意识一样,办学科、办学院也是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破解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突破与发展的。在一所工科占强势地位的高校,为什么要办一所偏文科的新闻与新媒体学院?能给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什么样的增量?学院以何种优势打破学科偏见、让学校认可并“难舍难分”?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是学院成立以来一直压在班子成员肩头的沉重大山,让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要证明自己行”一直成为鼓励我们发展的动力,记得在多次会议上,我都做了一个不太科学的表述: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的发展目标到底是什么?是要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多项指标与学校在全国的排名基本持平,就是说,我们的学科排名也得进入全国前十名左右,才和交大能够持平,到那时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办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没有给学校拖后腿;如果有些指标高于学校的排名,那是我们为学校发展作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这就是我们一直努力向前的方向,也是对“办你们这个学科、这个学院能为学校带来什么”的最好回答。成效如何?据上海软科数据,我校新闻传播学科自2017年以来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学科排名由2017年12月的第68位(前70%)飞跃至2020年12月的第25位(前22%)。最近又有好消息: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同时,省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也多有斩获;毕业生跻身国家主流媒体人民网、新华网等。我卸任后,王树国校长在给我的短信中这样评价我们的工作:“在您的努力下,这几年学科发展很快且势头很好,相信未来会更好,我要代表学校谢谢您和同志们。”这是对我们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付出和工作业绩的高度肯定。

三是把握准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脉搏。传统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多,学科交叉交融会使学科和人才培养焕发新的生机。学科交叉融合不是学科自身的自然选择,也不是专家学者们的异想天开,而是政治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现实对学科的必然要求,是新媒体环境下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社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多学科协同支撑的需要。要承担大项目解决大问题,单靠某一个学科已经很难解决好。记得学院创办之初,张迈曾书记就提醒过我:如果你们不打工字牌,不走交叉发展之路,这个学科就不能快速发展,这个学院就没有创办的必要。我始终把这个要求看成是学校对我们学科发展的战略要求。学校也富有远见地为我们配备了具有计算机学科背景和具有网络信息安全专业背景的副院长副书记,寄望我们在工字牌的探索上走出一条成功之道。在这个要求之下,学院创建伊始,我们就明确提出了学科的定位和发展的方向,这就是: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必须坚持,“新闻”与“新媒体”是学科建设之基、学院发展之本;交叉融合是强院之力、是特色之魂,是为我新闻传播学科助力、赋能的手段和工具。

为什么必须坚持这样的发展思路?就是因为新闻传播学科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胎记,是我们甩不掉的标签,我们接受的是新闻传播学科的评估、检查,给予我们社会影响力评价、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是新闻传播学科而不是其他。当然,随着政策的出台和运作机制的成熟,多学科评价也许会成为新的评价标准,但在这样的标准成熟并使用之前,我们只能在新闻传播学科站稳脚跟,打好基础,形成影响。舍此别无选择。在这个思路之下,位于西部科技创新港的“新媒体与社会治理交叉学科创新平台”获得学校政策、空间、资金上的大力支持,交叉学科博士点“新媒体与社会治理”已经开始招生,正在发挥应有的作用。“平台”依托新闻与新媒体研究院的科研力量,依托学校融媒体中心、人民网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大传播内容智能理解研究中心的通力合作,融合本校已有的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优势学科领域,发挥技术引领作用,以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一流为目标,以“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大成果”为抓手,以新闻传播与舆论引导、新媒体与社会治理、大数据与网络舆情、数据新闻与计算传播等学科方向为支撑,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形成具有文理工交叉西交特色的科研优势,为人才培养提供差异化选择。围绕学科建设目标,我们已经建成1个富有影响的学科方向,即新媒体与社会治理;其标志性成果是:新媒体与社会治理获批交叉二级学科博士点并已开始招生;新媒体与社会治理创新团队获批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被陕西省教育厅认定为陕西高校新型智库a类,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名单。这个方向吸纳了几位年轻有为、富有朝气的年轻教授、副教授,这次建立教授团队,我看陈积银、陈强仍然没有脱离这个总的方向。尽管目前几“大”目标还没有实现,但发展方向、定位是比较清晰的,努力的目标是明确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工作也值得加以总结。

我们已经建成陕西省网络舆情研究基地(省委网信办共建)、陕西省舆情信息工作创新中心(陕西省委宣传部共建)、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网络舆情科普基地”;共建“中国(陕西)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国家广电总局、陕西广播电视台)、共建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人民网);共建西安市新媒体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共建“新媒体创新应用与品牌建设实验室”(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2020年获批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科技平台“大数据可视化科技开发共享平台”,2021年获批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科技平台“计算传播大数据智慧共享平台”等等,但我们缺少的是国家级、教育部、科技部等更高层次的科研创新平台,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学术影响力的快速提升。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创新港校区建成新媒体智慧学习工场,占地241.5平方米,涵盖新媒体体验、新媒体内容生产与运营、大数据分析、虚拟演播和“智作”平台等几大板块,是新闻与新媒体研究院“工字牌”内涵建设和跨学科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新开放的新型教学、科研、创业的实践平台。兴庆校区建成智能媒体实验室,占地102.2平米,主要服务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分三个业务流程板块:融媒体生产、分发和运营板块,智能媒体体验板块,新媒体视听内容生产板块。围绕大数据可视化与数据新闻、传媒类虚拟仿真教学、vr/ar内容创作、人工智能与传媒行业相融合等方面进行前沿性实践探索,打造成为集合网络新闻(含视频新闻)制作功能、摄像采集功能、网络新媒体系统功能为一体化的传媒实验室。应该说,在学院创建时间短、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建成的实验实践平台,完全能满足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需求,但是,智能媒体实验室特别是智慧学习工场,如果仅仅满足于教学需求,未免对其功能的发挥太过浪费,老师的科研、社会的服务都是亟待开垦的处女地,否则技术迭代犹如电闪雷鸣的当下,还没发挥作用就面临着技术的更新换代,岂不是浪费、不是遗憾?在这一块,如何积极主动作为,把它用起来而不是仅供参观,才能体现技术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社会的初衷。

在教材建设方面,出版教材10余部,获学校第十七届优秀教材1本;获研究生“十四五”规划精品系列教材1部;获本科“十四五”规划精品系列教材4部;入选 “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最近我们的传播学引论又获研究生教材特等奖,被推荐到省上参评。

教学成果获奖方面:获学校第十六届教学成果二等奖;获西安交通大学第五届、第六届教学卓越奖2项,教学名师奖1项,荣获2020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1项;获第七次陕西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1项。

已经形成“新新论坛” “新思读书会” “学术工作坊”三位一体的课外培养模式:2016年4月创办“新新论坛”,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讲授新闻与传播学学科前沿问题目前已举办60讲;2016年创办“新思读书会”,品读经典,夯实基础,已举办40多期;2017年创办“学术工作坊”,强化学术思维,已举办30多期。

教改项目上: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项,获批省级和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各1项。

课程建设上,拥有通识核心课1门,通识选修课4门;获批校级“名课程”3门;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专项教改2项;获批校级“课程思政”专项教改2项;入选线上、线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拟推荐名单2门。

我说这些的目的在于说明,所有的付出都有必然的回报,对我们这样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学院而言,努力努力再努力更加重要,奋斗一直在路上。

我们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不进则亡缓进则退,全国每个新闻传播学院都在铆足了劲超前奔跑,稍有松懈就会被时代的大潮所抛弃。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标志性或者高影响力成果还不充分。什么时候我们学院的某个、某些学科发展方向以及成果,我们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能被学界、业界所认可,人们一提及某学科方向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我们、想到了我们学院的一些学者,那就真正产生了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社会影响。但是,就我这几年评审的全国、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含重大和一般)而言,比较少发现有申报者引用我们老师的学术成果,说明我们的影响力亟待提升,亟待被认可。

在全球化纵深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新闻传播学科已经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前沿学科,成为我党治国理政的“国之重器”,成为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新闻事业始终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在复杂多变的智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舆论引导、媒介融合、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等学科领域不断提出新问题,“虚假信息”“后真相”“信息茧房”“信息过载”等现象不断提出新挑战,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亮点”“特色”“优势”必然成为各个新闻传播学院彰显自己形象的竞争优势,所有这些,都需要新的解决之道,给出新的趋势预测。因此,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面临最好的发展机遇,谁能抓住这个机遇,谁就能有所建树,探索出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新路。

为了尽快扬长避短,学院、学科未来发展不妨在这几个方面继续加力:

1.稳队伍,增力量,人是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更重要的是为凤凰们在我们学院生根开花结果,必须创造好的条件;引人的目的是为了用人,用人的目的是为了留人,留人的目的是为了建设强有力的团队。团队强了,学院自然强。这就引出第二个问题:

2.凝方向,建团队,过于分散的学科方向会削弱力量形不成优势,围绕教授建团队是一项富有战略眼光的举措,对教授是个促进,对团队成员特别是年轻教师是个培养,是个提携,会逐渐形成个人强-团队强-学科强-学院强的发展态势。建团队的目的在于集中优势攻坚克难,形成富有影响力的大成果,认准目标持之以恒,坚持数年必有成效。

3.走出去,请进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跟兄弟院校、跟政府部门、跟媒体机构紧密结合,相互借力,我们举办新新论坛,我们举办学术会议,我们参加学术活动,都是很好的形象建构与推介;跑五还要继续坚持。

4.多走动,争资源,与上一点相关,校内机构也要勤拜访,以获得他们对我们学科、对我们学院、对我们的老师有准确的认知和更多的支持;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获批成为紧迫任务。

5.树形象,入主流,形象是建立在把准方向埋头苦干不断推出创新性成果的基础之上的,融入主流发挥作用靠实绩而不是靠其他就能长期获得的。

6.筑文化,树正气,让院训求真求新唯善唯美成为学院优良文化并产生持久影响力,让影响学院发展氛围的不良言行无立足之地。

新一届领导班子年轻有为,朝气蓬勃,干劲十足。马忠院长是国家级领军人才,对学科发展有独到的敏感,对学院建设有清晰的思路,对学科和学院的定位有准确的把握。出任院长以来,对工作真正做到了尽心,全情感投入;尽力,全精力投入;尽责,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我相信,在院班子以身作则之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之下,我们学院的发展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一定会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

j9九游的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网站地图